当前位置:
中国足球事业十年发展规划(1993——2002)

来源:

日期:2019-04-29 16:38

访问量:

一、形势和任务


    (一)足球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也是我国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运动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劳动者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和运动员的团结与友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今后十年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有所遵循,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需要做出总体部署和规划。

    (二)新中国成立四十四年来,我国足球事业在起点低、基础差的情况下有了很大发展。群众性足球活动大幅度普及.足球人口不断增加,形成了一支由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组成的专业足球运动队伍;运动技术水平有了一定提高,足球运动的场地设施、新闻宣传、科研教育、对外交往等也都有了较大发展。截止到1992年,全国共有足球传统项目学校2065所,学生230243人;常年参加足球业余训练的青少年达163l1人,专职教练员832人;专业足球运动员(包括女子足球)2500多人。专业教练员480人;全国共有等级足球裁判员2189人。男子足球按历年参加国际大赛的成绩推测,在亚洲约居前八名;女子足球队1986年正式参加亚洲杯、亚运会以来己取得四次冠军,在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中获得第五名,是世界女子足球强队之一。

    (三)但是必须承认,与世界足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足球运动在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足球普及程度还很低,足球人口也很少;运动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是我国少数几个没有“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运动项目之一,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在几次大的国际比赛中接连失利,挫伤了广大足球爱好者和足球工作者的积极性,使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处于徘徊不前;足球运动队伍人员偏少,素质偏低;开展足球活动的场地设施、经费保障、后备力量来源、对外交往也有明显差距。足球事业的这种状况已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四)四十多年来,我国足球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吸取了不少教训。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和关怀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一、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足球工作做了许多指示;人民群众和广大足球爱好者满腔热忱,为我国足球水乎的提高献计献策;广大足球工作者为了事业的发展兢兢业业,勤恳工作。正是由于依靠了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依靠了足球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足球运动才得以随着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足球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不适应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足坛高度职业化和商业化的趋势;由于我们至今也未形成完整系统,能够指导我国足球实践的理论;足球科学技术研究比较薄弱;训练、比赛水平和科学化程度不高;足球界内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团结,不虚心,不严格,不刻苦”的现象,这些都是造成我国足球整体水平长期没有明显提高的重要原因。

    (五)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化,足球改革作为体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也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人民群众和足球工作者对足球改革的心情极为迫切;全社会对足球工作更加关心和支持,所有这些,既为足球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样一个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认识,加强团结,真抓实干,努力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开创我国足球事业的新局面。

    二、目标和指导思想

    (六)今后十年,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运动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跻身亚洲先进行列,具备向世界水平冲击的能力;足球普及程度、场地设施和队伍规模有较大发展;俱乐部体制基本形成;足球产业初具规模,从而使足球成为规模大,效益好,受欢迎、具备自主发展能力的运动项目,以满足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后对足球运动参与、观赏和投资的需求。具体目标是:

    ——足球总体实力位居亚洲前列,男子国家队在世界杯赛上进入前十六名,奥运会上进入前八名;女子国家队在世界大赛中进入前三名;国内各主要甲级足球队达到亚洲先进足球俱乐部队水干。

    ——群众足球进一步普及,足球人口有较大增加,足球重点城市力争在1994年底之前小学有30%;中学有l5%的学校有足球代表队。到2002年时小学和中学有足球代表队的学校要分别达35—40%和20—25%。校代表队每星期活动二至三次(含比赛)。

    ——足球运动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争取建立20个职业俱乐部,职业运动员达到500人,每个职业俱乐部会员达20000人,专业足球教练和国家等级裁判员,业余足球俱乐部和业余运动员的数量适应上述需要。

    ——足球运动的场地设施有较大改善,足球重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可举办正式比赛的足球场;有向群众开放的辅助足球场。各职业俱乐部拥有自己的训练场地和保证比赛的主场;城市中重点开展足球的中、小学有l-2块可开展足球活动的场地。

    ——足球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足球市场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门票、广告、足球彩票、广播电视转播费等成为足球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各俱乐部之间普遍建立转会制度。

    (七)今后十年,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普及群众足球运动,发展足球产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以改革推动足球运动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体育改革的深入,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足球运动管理体制、训练体制、竞赛已极大地不适应现代足球运动的要求,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足球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办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才能解决我国足球事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矛盾,增强足球自我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改革,是今后我国足球事业不断前进的必由之路。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队伍素质,提高我国足球的整体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对足球运动的影响和制约日益明显。无论足球的训练、比赛,还是足球运动的管理、决策都需要科技的支持。同时,运动队伍素质的高低,又是决定足球运动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提高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管理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科技兴足”和提高队伍素质是我国足球发展的主要保证。

    ——按照足球运动自身的规律发展我国足球事业。现代足球运动涎生一百多年来,已发屣成体育运动中开展得最广泛,影响最大的运动项目,它的高度国际化、职业化、商业化特征,使之形成一整套独特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足球训练、比赛也有自身特有的规律。实践证明,我国足球要发展,就必须了解和研究足球运动的规律,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这是足球发展的理论基础。

    ——要把开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培养大量优秀后备人才作为足球的战略重点。我国足球运动水平要提高,青少年的技术、意识、作风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是重要环节,必须下大力气,把青少年足球活动广泛地开展起来,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以此推动高水乎后备人才的大量涌现。这样,我国足球的发展就有了可靠的人才保证。

    三、足球体制改革

    (八)足球体制改革是贯穿今后十年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改革的总目标是,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统一,单纯依赖国家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足球管理体制和训练比赛的代表队制,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足球运动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经济有机结合,依托社会,具有自我发展活力的足球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以俱乐部为主体的足球训练、比赛的新格局。

    足球体制改革的原则是有利于促进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办足球和足球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足球运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足球训练、比赛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九)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各级足球协会实体。使各级足协成为相应体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实体,充分运用政策、法规、经济、竞赛和科技手段,加强对全社会足球事业的领导和宏观管理。

中国足球协会进一步总结实体化的经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l993年底前,北京、天津、上海、大连、广州、青岛、武汉、重庆、西安、深圳、沈阳等11个城市的足协和广东、辽宁等具备条件的省级足协以及火车头等行业足协初步实现实体化,其它足球重点地区足协也要为实体化积极创造条件。

    (十)建立和完善足球俱乐部制是我国足球体制改革的根本性措施。建立俱乐部体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巳被国际足球百余年的历史所证明。俱乐部体制创造较好的发展足球的条件,具有明显的竞争机制,有利于调动运动员、教练员的积极性,有利于足球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是俱乐部体制最主要的优势,和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分合拍。

    中国足球俱乐部的三种类型  (高级的职业俱乐部、中级的半职业俱乐部、初级的业余俱乐部),四种形式(由政府或体委兴办;体委为主企业协办;企业为主体委协办;企业或个人兴办),合同制、转会制、注册制等措施,基本符合我国实际。上述11个城市和条件具备的省、行业体协在1993年底成立职业和半职业俱乐部。条件具备的足球特区可以一步到位,办成职业俱乐部,按职业俱乐部条例组洼和管理球队:

    (1)形成职业俱乐部的组织结构(职业运动员、比赛场地、后备梯队以及组织管理体制);
    (2)实行职业俱乐部赛制;
    (3)进行人才交流,运动员可按规定转会;
    (4)教练员实行聘任制,运动员实行合同制。

    以上四方面是俱乐部区别于体工队的根本特点,也是在体制上体现激烈的竞争机制的主要特征。

    (十一)确立适应形势发展的足球新赛制。以竞赛为杠杆,大力推动俱乐部的发展,尽快向职业化运行机制转换。继续完善主客场制的全国甲级联赛竞赛办法,注入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比赛质量,增加比赛场次。按照不同层次比赛的要求,对竞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中国足协主要负责重要国际足球比赛和全国性比赛的组织管理;各地区足协负责地区性比赛。对赞助性比赛、邀请赛、各种业余比赛。按照《中国足协竞赛管理规定》执行。从1994年开始,实行以俱乐部职业队为主的全国甲级A组联赛;1995年全国甲级A组联赛全部由俱乐部职业队参加。

    (十二)发展足球产业,开拓和繁荣足球市场。足球运动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投入,特别是增加对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少年开展足球活动的投入。同时,足球作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我们也要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增强自我发展的活力。

    各级足球协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多种形式,扩大经费来源渠道。争取在l997年以前,能够形成全国足球彩
票的发行和管理制度,并根据国际惯例,建立足球比赛的广播电视转播收费制度;建立足球发展基金。

    足球俱乐部是足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型俱乐部特别是中高级形式的俱乐部要逐步过渡为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经济实体或事业实体,努力开展多种经营,使门票、广告、会员费、转会费和赞助成为俱乐部的主要经费来源。业余足球俱乐部可以开展有偿训练和人才有偿输送、有偿转让。

    中高级俱乐部和各级足协要充分利用高水平比赛,开拓比赛市场及相关的足球人才市场、足球技术市场和足球商品市场,并形成健全、合理的市场服务体系。

    中国足球协会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建立、健全足球市场的管理法规,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保证公平竞争。

    四、步骤和措施


    (十三)实施“绿茵工程”,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

    改变现行足协独家抓青少年足球的格局,初步建立起与足协领导管理体制、俱乐部体制相适应的青少年足球管理、训练和竞赛的新体制,逐步形成以教委、足协为主体,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局面,增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走出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新路子。

    ——加强对中小学足球的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中国足协下设学校足球委员会(或青少年足球委员会)。该委员会以国家教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任主任,中国足协负责人、社会名流和企业家任副主任。该委员会负责制定开展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在经费和技术方面,中国足协应给予支持,当足协成立足球基金(会)后,每年向学校足球委员会拨出适当比例的专款。

    各省市也相应成立学校足球委员会。北京、上海、沈阳、天津、大连、青岛、武汉、广州、深圳、重庆、西安等11个城市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争取于1994年成立;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应于1995年成立,各地方足协必须把开展青少年足球活动作为重要工作,对该委员会给予大力支持。

    ——着力拓宽普及面

    力争于1994年底之前把足球列入中小学教育大纲,把足球引进课堂。

    把中、小学足球运动纳入俱乐部体制的梯队网络系统,以业余体校、运动学校为依托,广泛成立业余足球俱乐部。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局面,拓宽普及面,增加足球人口。

    11个足球重点城市的学校足球委员会,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每年必须举办两次初级足球教练员培训班。

    争取把小型足球场的筹建列入城市发展规划,争取社会集资、企业赞助,以促进五人制、七人制和九人制小足球活动的开展。完善中小学足球竞赛体制。中国足协提倡各地足协举办7-8岁,9-10岁,11-12岁,13-14岁,15-16岁的年龄段的比赛,鼓励稳定赛制,奖励办得好的地区,以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使竞赛工作真正起到促进训练,推动普及的作用。

    小学不举办全国性比赛,只在本市(大城市在本区)举办比赛(综合性的夏令营例外)。比赛形式以五人制为主,适当开展七人制;中学以在市内比赛为主,比赛开展形式以十一人制为主,适当开展五人制、七人制比赛。

    足球重点城市要坚持开展“市长杯”和各种晚报杯中小学足球比赛,尽量采用周末赛制(寒暑假除外)。使竞赛真正起到促进训练,推动普及的作用;举办市中、小学足球比赛,须经市学校足球委员会批准。

    ——改进业余体校工作
    (1)转变业余体校职能。由过去关门训练、单一抓基层的提高,过渡到下网点学校进行辅导,培训中小学体育教师和组织中小学竞赛等,以便充分发挥业余体校教练员的才能和作用。

(2)改变业余体校集中调校的做法。业余体校集中调校的做法,往往造成“组成一个队,冲垮一大片”的消极影响,这是近几年足球人口愈来愈少,普及面愈来愈窄的原因之一。

自1994年起业余体校不招小学年龄的学生;除市一级运动学校外,不搞“三集中”和“集中调校”;今后凡业余体
校仍采取集中调校的做法,教练员不下网点学校进行辅导的地区,均不得派队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比赛。

    (十四)加强优秀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缩短战线,突出重点。几十年来国家足球队队员绝大部分来自奥运会十个布局单位,因此突出重点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投向奥运会布局单位的训练和比赛中去,是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关键环节之一。
    中国足协不举办全国性中学生比赛,只举办奥运会布局单位少年(17岁以下)足球冠军赛,全国少年(17岁以下)冠军赛和全国青年(20岁以下)联赛。少年比赛场次由目前的一年7场增加至18场比赛。
    ——加强对尖子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为了确保2000年奥运会、2002年世界杯的出线,中国足协除了重点抓好尖子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选派少年足球队赴巴西、欧洲进行长期培训外,井组织十支奥运会布局单位的少年队(77-78年、79-80年出生)进行强化训练,每年集训两次,约五个月左右,坚持练赛结合,五年不变。
    ——加强布局单位青少年队教练员的培训,包括国内举办的各级教练员培训班及其赴国外考察、培训等,在名额分配中给予优先和照顾。
    ——对布局单位参加全国性比赛的队数给予适当照顾。

    (十五)竞争机制,将促进足球训练工作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足球俱乐部新体制下,各职业俱乐部队为了确保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从教练员、运动员到俱乐部的管理人员,都会十分重视俱乐部各级球队的管理和训练。他们必然要进行训练改革,以不断满足提高比赛水平的需要。在这种新体制下,在激烈竞争中我国的足球训练工作必然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中国足协将继续重视从宏观上对训练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提高我国足球的科技意识,重视研究世界先进的足球理论,不断总结我国的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国足球训练工作的不断提高。

    (十六)完善竞赛制度,提高竞赛质量。
    (1)比赛“立法”:制定、修改“中国足球协会竞赛管理规定”及相应的纪律规定,规范各级比赛管理,确保公平竞赛。各级国家队队员必须归俱乐部队参加国内正式比赛。
    (2)确定赛制:确立全国各级足球联赛、杯赛等长期稳定的赛制。甲级队A组联赛:l994年以职业队为主的l2队参加;1995年至1998年,过渡到14个职业队参加;1999年,过渡到16队参加。比赛为主客场双循环制。
    甲级队B组联赛:分阶段双循环制比赛。1995年至1998年过渡到16个队,l998年过渡到20个队,分两个赛区进行。
    乙级队联赛:从1995年开始,各俱乐部队均可报名参加。
    全国足球俱乐部杯赛(即全国锦标赛):1994年,16队参加;1996年24队参加;l998年后,32队以上参加。比赛为主客场淘汰制。
    (3)引进外籍球员:鼓励各俱乐部队引进外籍球员,但每队同时上场参赛的外籍球员不得超过三人。
    (4)开展比赛调研:从1994年开始,在全国足球甲级队A组联赛中组织比赛调研工作,每年出版“比赛技术报告”。此后将陆续组织甲级队B组联赛、全国杯赛的调研工作,井出版相应的“比赛技术报告”。
    (5)建立比赛档案:分年度建立全国足球正式比赛的详尽档案。

    (十七)加强队伍建设,大力提高足球运动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加强运动员队伍的建设,在全国足球运动员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树立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训练作风和比赛作风;加强运动员的道德修养;利用多种形式,提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采取各种形式培养教练员,促使教练人才的大量涌现。不断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和管理水平,中国足协将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练员参加国际足联、亚足联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不断完善主(总)教练负责制。全面落实教练员培训制度,在“八五”期间基本实现教练员持证上岗。“九五”期间形成三级教练员岗位培训体系。
    ——加强裁判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裁判员的执法能力、外语水平和职业道德;国家A级以上的裁判员向职业化过渡,到本世纪末形成一支职业和业余结合,能在国际大赛中执法的裁判员队伍。

    (十八)各级国家队是我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突击队,要按照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国家队的建设,提高国冢队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理顺各级国家队和俱乐部队之间,各级国家队之间的相互关系除国际足联和亚足联举办的正式比赛外,国家队的集训、比赛应不影响和冲击俱乐部队的正式比赛。
    ——改革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的选拔制度。各级国家队的教练组由主教练、教练、科研人员共同组成。其中主教练由中国足球协会聘任,教练由主教练提名,教练委员会审议,科研人员由科研委员会推选,最后由中国足协审批后聘任。
    ——改革国家队的集训制度,逐步由长期集中向相对集中和临时集中过渡。
    ——保证各级国家队与世界足球强队的比赛。特别是保证国家队与亚洲其它高水平的国家队和欧美各级俱乐部队的比赛场次,国家队队员每年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比赛应该保持在40-50场。

    (十九)重视并发展我国的女子足球。
    ——下力量抓好现有11支省、市女足队伍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有条件的省、市开展女子足球运动,不断提高竞技水平,抓好后备力量,要求现有一线队伍的省市要设立青年队,每年定期安排青年队全国集训,完善竞赛制度,保证比赛场次。
    ——1994年组建国家青年队.年龄以14-16岁为主,配备两名教练,一名科研人员。每年集训6-8个月,并创造出国比赛机会。1995年组成参加第三届世界杯的中国女子足球队。

    (二十)加强足球运动的理论研究和科技应用。
     ——组织科研人员研究世界足球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引进世界先进的训练理论和经验,研究总结我国优秀足球队训练的规律性问题。各级国家队都要成为科技先导型运动队;各主要足球俱乐部也应配备l-2名科研人员。
    ——在中国足球学校建立科研、训练中心,配置现代化的科研和训练设施,成为进行科学训练的基地,同时也是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中心。
    ——加强信息资料的研究工作,建立世界和亚洲优秀球队运动员的技术档案,为我国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及时提供最新信息。

    (二十一)加强外事和宣传工作,为足球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舆论环境。
    ——抓紧足球外事人才的培养,扩大在国际足联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争取进入亚足联的领导核心。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和技术交流,努力改善和发展与亚洲各国足协的关系,扩大与足球发达国家的交往。
    成立中国足协新闻委员会,建立中国足协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舆论导向;创办《中国足球报》;扩大发行《足球世界》杂志。

    (二十二)加强足球法制建设。
    ——1 9 9 3年制定和通过新的《中国足球协会章程》,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和实施符合改革需要、能够规范新形势下足球运动的管理、训练、比赛及经营活动的规章制度。逐步把我们足球事业的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中国足协设立法规委员会和诉讼委员会,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

上一篇:体育总局通知做好12运会足球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

下一篇:关于举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研讨暨校园足球工作推进活动的通知

&nine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