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18-07-31 15:07
访问量:
原文刊载于新华日报2018年7月9日第8版
本届世界杯上法国队的精彩表现和年仅19岁的小将姆巴佩的横空出世让大家惊呼年轻一代新星的崛起。是的,和任何一项运动一样,足球需要经验和老练,更需要活力和冲劲。自古英雄出少年,当年的C罗、梅西,再远一点的欧文、罗纳尔多,哪一个不是追风少年。
如何能用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把天才足球少年推上风口,乘风破浪,这是提高足球水平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近年来,中国足协密集出台了中超中甲U23政策、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和青训资金准入要求、增加全运会年龄组别等旨在提高青年球员出场机会、加大青训梯队投入的政策。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以黄紫昌为代表的中超年轻球员刮起了一股青春风暴,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各俱乐部在青训投入和梯队建设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每一个政策的出台都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修正。中超中甲实行U23政策, 在提高青年球员水平的同时也导致超龄球员的出场机会减少。较多超龄的球员向中乙俱乐部流动。中乙俱乐部为提高水平,客观上需要上一级比赛下来的有经验的球员,但中乙联赛不能完全成为超龄球员的收容所。中乙更应该成为青年球员在迈上更高层次联赛前适应职业联赛、积累职业球员经验的一个平台。
众所周知,4年一次的全运会目前是青年球员跨入职业序列一个重要的展示和选拔机会。2017年各地方体育局、俱乐部和各青训机构打完天津全运会后,U21队员少数能够跻身一线队首发阵容,大部分只能进入预备队。U19队员因为是非奥运年龄组,能直接跨入高水平职业层次的更少。如果中乙联赛可以和中超中甲一样,采取类似青年球员报名和上场政策,同时将政策中规定的年龄段下移,就能有效提高青年球员的上场机会和培养效果。青年球员经过中乙的锻炼,也将夯实技术基础,增强实战经验,一方面为进入高层次职业联赛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国家青年队选材需要。当然,只是一项U系列政策是不足以保障青年球员发展的,创造更多海外参赛机会等等措施都是十分必要的。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校园足球的蓬勃开展是青年球员启蒙和提高的基础。精英序列比赛和职业联赛中完善的青年球员上升通道是提高整体竞技水平的必要前提。只有不断完善政策,切实从青年球员的成长出发,把好事办好,才能真正在未来的国际足球舞台看到更多中国青年球员的身影。